論文目錄 | |
摘要 | 第1-4頁 |
abstract | 第4-9頁 |
1 緒論 | 第9-13頁 |
1.1 研究背景與意義 | 第9-10頁 |
1.1.1 研究背景 | 第9-10頁 |
1.1.2 研究意義 | 第10頁 |
1.2 研究的目的與主要內容 | 第10-11頁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10-11頁 |
1.2.2 研究內容 | 第11頁 |
1.3 研究的主要方法與可能創新點 | 第11-13頁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1-12頁 |
1.3.2 創新之處 | 第12頁 |
1.3.3 本文的不足 | 第12-13頁 |
2 國內外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| 第13-20頁 |
2.1 勝任力研究綜述 | 第13-16頁 |
2.1.1 勝任力概念 | 第13-14頁 |
2.1.2 高校教師勝任力概念 | 第14頁 |
2.1.3 國內外勝任力研究述評 | 第14-15頁 |
2.1.4 國內外高校教師勝任力研究進展 | 第15-16頁 |
2.2 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類型 | 第16-20頁 |
2.2.1 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類型 | 第16-17頁 |
2.2.2 國內外高校教師勝任力模型的研究進展 | 第17-20頁 |
3 研究設計與資料收集 | 第20-25頁 |
3.1 研究設計 | 第20頁 |
3.1.1 研究內容的設計 | 第20頁 |
3.1.2 研究指標的選取 | 第20頁 |
3.2 資料的收集與方法 | 第20-21頁 |
3.3 研究內容的理論基礎 | 第21-25頁 |
4 珠三角獨立學院高校青年教師勝任力模型的構建 | 第25-36頁 |
4.1 珠三角獨立學院的特征分析 | 第25-30頁 |
4.1.1 珠三角獨立學院的特征 | 第25-26頁 |
4.1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的特征 | 第26-30頁 |
4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理論模型的構建 | 第30-36頁 |
4.2.1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的方法 | 第30頁 |
4.2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模型構建的依據 | 第30頁 |
4.2.3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模型測量指標的選取 | 第30-32頁 |
4.2.4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指標的修正 | 第32-35頁 |
4.2.5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理論模型的構建 | 第35-36頁 |
5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模型的驗證 | 第36-45頁 |
5.1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調查問卷的設計研究 | 第36-37頁 |
5.1.1 問卷的設計與發放 | 第36-37頁 |
5.1.2 數據的回收與統計 | 第37頁 |
5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勝任力的正式問卷數據分析 | 第37-45頁 |
5.2.1 信度和效度分析 | 第37-38頁 |
5.2.2 因子分析 | 第38-41頁 |
5.2.3 勝任力模型的確認 | 第41-45頁 |
6 珠三角獨立學院勝任力模型的應用及推廣 | 第45-54頁 |
6.1 勝任力與教師績效相關性分析 | 第45-47頁 |
6.1.1 勝任力與教師績效的關系 | 第45-46頁 |
6.1.2 基于勝任力的績效評估的優點 | 第46-47頁 |
6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績效評估現狀 | 第47-49頁 |
6.2.1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績效評估現狀 | 第47-48頁 |
6.2.2 珠三角獨立學院青年教師績效評估現狀分析 | 第48-49頁 |
6.3 基于勝任力的青年教師績效構建及其應用研究 | 第49-54頁 |
6.3.1 績效目標的確定 | 第49頁 |
6.3.2 績效實施與監控 | 第49頁 |
6.3.3 績效評估與反饋 | 第49-52頁 |
6.3.4 研究結論與啟示 | 第52-54頁 |
參考文獻 | 第54-56頁 |
致謝 | 第56-57頁 |
附錄 | 第57-64頁 |
附錄A | 第57-59頁 |
附錄B | 第59-61頁 |
附錄C | 第61-63頁 |
附錄D | 第63-64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