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文目錄 | |
摘要 | 第1-3頁 |
Abstract | 第3-8頁 |
1 緒論 | 第8-12頁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頁 |
1.1.1 黨和政府支持社會工作機構的發展 | 第8頁 |
1.1.2 社會工作機構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| 第8-9頁 |
1.1.3 社會工作機構發展問題逐漸顯現 | 第9頁 |
1.2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| 第9-10頁 |
1.2.1 研究目的 | 第9-10頁 |
1.2.2 理論意義 | 第10頁 |
1.2.3 實踐意義 | 第10頁 |
1.3 研究設計 | 第10-12頁 |
1.3.1 研究方法 | 第10-11頁 |
1.3.2 資料收集與分析 | 第11-12頁 |
1.3.3 研究框架 | 第12頁 |
2 相關理論與文獻綜述 | 第12-21頁 |
2.1 主要概念界定 | 第12-14頁 |
2.1.1 小型社會工作機構 | 第12-14頁 |
2.1.2 發展策略 | 第14頁 |
2.2 社會資本理論概述 | 第14-18頁 |
2.2.1 社會資本的內涵及發展 | 第14-17頁 |
2.2.2 社會資本理論的特征 | 第17-18頁 |
2.3 社會工作機構的文獻回顧 | 第18-21頁 |
2.3.1 關于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策略的研究現狀 | 第18-19頁 |
2.3.2 關于社會資本視角下社會組織的研究現狀 | 第19-21頁 |
3 Z機構的概況 | 第21-24頁 |
3.1 Z機構的基本情況 | 第21-22頁 |
3.2 Z機構的組織架構及管理 | 第22-23頁 |
3.3 Z機構的主要活動 | 第23-24頁 |
4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Z機構內部發展策略 | 第24-37頁 |
4.1 內部發展策略之關系網絡構建 | 第24-30頁 |
4.1.1 結構設置:堅持設置高質量多元化的員工網絡 | 第25-27頁 |
4.1.2 能量補充:長期招募和培養實習生 | 第27-29頁 |
4.1.3 能力提升:開展員工能力培訓 | 第29-30頁 |
4.2 內部發展策略之信任構建 | 第30-35頁 |
4.2.1 權益保障:提供高于行業平均水平的薪酬和福利 | 第31-32頁 |
4.2.2 因才適用:注重匹配員工能力和崗位 | 第32-33頁 |
4.2.3 展示包容:給予員工試錯的機會 | 第33-35頁 |
4.3 內部發展策略之規范構建 | 第35-37頁 |
4.3.1 適當激勵:給予員工物質激勵和情感激勵 | 第35-36頁 |
4.3.2 關懷員工:實施人性化的管理制度 | 第36-37頁 |
5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Z機構外部發展策略 | 第37-50頁 |
5.1 外部發展策略之關系網絡構建 | 第38-42頁 |
5.1.1 個人資本運用:運用機構負責人的社會資本 | 第38-39頁 |
5.1.2 社區平臺打造:成為社區與其他組織的連接點 | 第39-41頁 |
5.1.3 資金渠道多元化:保持機構在合作中的話語權 | 第41-42頁 |
5.2 外部發展策略之信任構建 | 第42-47頁 |
5.2.1 組織合作:利用基層黨支部的社會資本 | 第42-43頁 |
5.2.2 需求瞄準:開展滿足相關方需求的活動 | 第43-46頁 |
5.2.3 精神支持:向服務對象展示人文關懷 | 第46-47頁 |
5.3 外部發展策略之規范構建 | 第47-50頁 |
5.3.1 服務對象受益:培養服務對象的能力 | 第47-49頁 |
5.3.2 積極與政府合作:協助政府進行社區治理 | 第49-50頁 |
6 討論與反思 | 第50-55頁 |
6.1 社會資本視角下的其他小型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策略的建議 | 第50-52頁 |
6.1.1 以滿足需求為前提構建信任,充分表達機構的信任 | 第50-51頁 |
6.1.2 以平臺為載體構建社會關系網絡,挖掘潛在社會資本 | 第51-52頁 |
6.1.3 以共識為基礎建立互惠規范,著眼于如何為他人做出貢獻 | 第52頁 |
6.2 社會資本視角下小型社會工作機構發展策略的局限性反思 | 第52-54頁 |
6.3 研究的不足 | 第54-55頁 |
致謝 | 第55-56頁 |
參考文獻 | 第56-58頁 |
附錄A | 第58-59頁 |
附錄B | 第59-60頁 |
附錄C | 第60-61頁 |
附錄D | 第61頁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