論文目錄 | |
摘要 | 第1-4頁 |
abstract | 第4-8頁 |
1 緒論 | 第8-10頁 |
1.1 研究背景 | 第8-9頁 |
1.2 研究問題 | 第9頁 |
1.3 研究意義 | 第9-10頁 |
1.3.1 理論意義 | 第9-10頁 |
1.3.2 實踐意義 | 第10頁 |
2 研究設計 | 第10-22頁 |
2.1 核心概念界定 | 第10-13頁 |
2.1.1 嵌入性 | 第10-11頁 |
2.1.2 醫務社會工作與醫務社會工作者 | 第11頁 |
2.1.3 嵌入性醫務社會工作 | 第11-13頁 |
2.2 醫務社會工作的有關研究綜述 | 第13-17頁 |
2.2.1 國外的醫務社會工作 | 第13頁 |
2.2.2 國內的醫務社會工作 | 第13-16頁 |
2.2.2.1 國內醫務社會工作情況概況 | 第13-15頁 |
2.2.2.2 國內醫務社會工作角色相關研究 | 第15-16頁 |
2.2.3 文獻評述 | 第16-17頁 |
2.3 角色調適的理論研究 | 第17-20頁 |
2.3.1 角色調適概念 | 第17頁 |
2.3.2 角色調適的三大視角 | 第17-20頁 |
2.3.2.1 情境性與行動者自我控制 | 第18頁 |
2.3.2.2 角色感知與角色扮演過程中的角色固化問題 | 第18-19頁 |
2.3.2.3 場域角色間沖突與重疊下的主導角色選擇 | 第19-20頁 |
2.4 研究思路與方法 | 第20-22頁 |
2.4.1 研究思路 | 第20-21頁 |
2.4.2 研究方法 | 第21-22頁 |
3 佛山市南海區人民醫院醫務社工概況 | 第22-29頁 |
3.1 社工部由來 | 第22-24頁 |
3.2 嵌入客體——南海區人民醫院概況 | 第24頁 |
3.3 嵌入主體——“醫路同行”醫務社工部概況 | 第24-25頁 |
3.4 嵌入情況 | 第25-29頁 |
3.4.1 嵌入醫院情況 | 第25-26頁 |
3.4.2 嵌入合作科室情況 | 第26-29頁 |
4 情景場域下嵌入性醫務社工角色扮演現狀與困境 | 第29-44頁 |
4.1 醫務社工角色扮演現狀 | 第29-40頁 |
4.1.1 不同專業群體對醫務社工的角色期待狀況 | 第31-33頁 |
4.1.2 不同專業群體對醫務社工實際角色扮演評價狀況 | 第33-35頁 |
4.1.3 不同專業群體對醫務社工扮演的期待與實際差距狀況 | 第35-37頁 |
4.1.4 醫院專業群體對醫務社工的認同狀況 | 第37-40頁 |
4.2 醫務社工角色呈現困境 | 第40-44頁 |
4.2.1 醫療環境市場化沖擊下角色嵌入的機會困境 | 第40-41頁 |
4.2.2 專業群體之間專業價值理念的差異困境 | 第41-42頁 |
4.2.3 嵌入過程中的外部角色質疑 | 第42-43頁 |
4.2.4 嵌入性醫務社工自身資源有限性約束 | 第43-44頁 |
5 互動中嵌入性醫務社會工作者的角色調適 | 第44-61頁 |
5.1 單專業群體的弱角色調適 | 第44-50頁 |
5.1.1 相對中心位置的角色地位 | 第44-46頁 |
5.1.2 單純專業服務供給中的角色展示 | 第46-50頁 |
5.2 個案轉介銜接下的中度專業角色調適 | 第50-53頁 |
5.2.1 專業群體間相對平等的角色扮演 | 第50-51頁 |
5.2.2 合作互動中的專業角色調適 | 第51-53頁 |
5.3 空間同一性中多專業群體的強角色調適 | 第53-58頁 |
5.3.1 多專業在場時的相對邊緣化角色位置 | 第53-57頁 |
5.3.2 其他專業群體退場后的專業角色重建 | 第57-58頁 |
5.4 超越特定情景的外部與自我平衡下自我調適 | 第58-61頁 |
5.4.1 組織期待與人力資源有限之間的平衡:服務模式下的角色分工 | 第58-60頁 |
5.4.2 外部物質條件與內在精神價值的抉擇與協調 | 第60-61頁 |
6 研究結論 | 第61-65頁 |
致謝 | 第65-66頁 |
參考文獻 | 第66-69頁 |
附錄 | 第69-78頁 |